關于創業,我能勸一個是一個
說實話,我現在對網上很多辭職創業失敗,甚至負債的視頻,有些同情不起來了。
倒不是因為見得太多,而是我發現,很多打工人的創業之旅就像飛去澳門一夜暴富,看似碰運氣,其實是作死。
作為一個創業至今還沒死掉的職場博主,我的讀者大部分都是打工人,今天我聊下打工人最安全穩妥的創業方式是什么,總之,能勸一個是一個吧。
創業就像打仗,仗分兩種,一種是攢經驗,一種定乾坤。
攢經驗的仗比方說你有一份全職工作,利用業余時間折騰,小成本投入,慢慢形成收入并且積攢經驗。
直到你副業收入超過主業至少是看到超過主業的可能,再辭職全職創業。
這種方式我比較推薦,因為風險低。
定乾坤就是沒有中間那段副業時間,直接全職創業,一把梭哈。
雖然我一向不推薦這么做,但是架不住某些打工的崗位實在太忙太累,沒法利用業余時間攢經驗,想創業就只能辭職。
這種方式也有好處,你可以全天10個小時以上投入,方向找對的話成功的速度反而比較快。
注意, 我是說方向找對。
之前我的廣州線下公開課,晚上聚餐就有人問,創業什么最難?
我當時就說,找方向最難。
創業跟打工很不一樣,打工是有人給你分配任務,任務再難,你也知道該干啥,而且只要完成任務就能拿到回報,投入產出非常確定,年終獎多點少點而已。
創業完全不同。
創業你可以做任何事,沒人要求你也沒人管你,只要不違法犯罪怎么都行。
但是你手頭資源有限,且每天都在消耗,所謂一睜眼就是2000塊房租水電煤氣,又不可能坐以待斃,所以你只能認定一條路堅定的投入。
投錯了,死,投對了但是資源撐不到成功那天,還是死。
為啥那么多創業者愿意花錢去報班,上課,甚至不惜被割韭菜,是他們傻嗎,不是。
是因為方向定生死,10個課只要有1個起作用,指明方向,業務發展起來就什么都解決了,報課那都是小錢。
像自媒體行業我認識的博主,包括我自己,每年都要花費5位數以上報課,線上聽私密直播,打飛的去現場聽課,為的就是確保方向正確。
光是埋頭干活萬一資源浪費了不說,錯過本可以快速發展的時間窗口,才是最大的浪費。
那你說像定乾坤這種一把梭哈的創業方式,是不是就只能報課才能找到方向呢?畢竟報課花不少錢呀。
那我講個不花錢的方式。
廣州站聚餐,嘉賓Jess就分享了她的一個朋友開咖啡店的經歷,這老哥先是去星巴克打工,干了兩周就辭職,又找了個小咖啡館打工,干兩周辭職。
你看,他很聰明,他知道連鎖的星巴克和單獨的小咖啡館不一樣,所以他分別去干一陣子。
只不過這么一個月下來,老哥得出個結論,開咖啡館這事兒不適合自己,不開了。
大家不要覺得這是一個失敗的經歷,并不是,我認為非常成功。
因為他預知了自己開咖啡館倒閉的結局,提前避坑,從而省下一大筆錢。
至于在咖啡館打工賺到多少錢,無所謂,那不重要。
這就是我特別推薦的,先找機會進你創業方向的某個公司,打一陣子工,因為你是員工,所以能了解到很多外部客戶根本沒法知道的操作,數據,還有業務卡點,賺錢最核心的門道。
既可以幫你確定創業方向,這個事兒能不能干成,要不要干。
又可以幫你提前把新手本來該踩的很多坑,先避開了,你算賬算得過來就可以開始,開始多久能盈利你心頭也有數。
這種方式不光適用于實體店,比如咖啡店奶茶店,也適用于在網上賺錢比方說做自媒體。
你可以找一個自己感興趣的領域,就說親子教育吧,找個熟悉的自媒體,從給文章和視頻留言開始,加入他的社群,混個臉熟,慢慢有了聯系,就跟博主說喜歡他的帳號,想給他打工,能不能給個機會。
一般來說,只要你對工錢沒什么要求,甘愿被白嫖,對方一般會樂意,找上門的廉價勞動力哪個老板會拒絕呢。
他要是拒絕了,你就換下一個,經濟下行,總會有愛占便宜的老板。
進去之后,你要這么想,手里的事兒不管有多么非核心,它都可能是你未來要為自己干的事,于是你會比其他純粹的牛馬更打雞血,也更容易出頭,老板一看你是個人才,慢慢給轉到核心業務。
有一天時機成熟,你就辭職單干。
網上有句話,主動的人先享受世界。
如果你之前不知道啥意思,你看我舉的這個例子,這就是主動的人先享受世界。
當然了,這種方式有一定局限性,就是它比較適用于一些業務鏈條短,技術含量低,還有資金量要求也不高的行業。
你要是進到阿里或者華為這種公司,干個三五年,出來也不可能復制出另一個阿里或者華為。
但是大部分打工人已經被社會毒打得沒什么雄心,只想做個年入幾十萬百把萬的個體戶,那么你身邊大部分行業,都可以用這種方式。
最后我再說下,萬一創業失敗怎么辦。
創業失敗這事兒我熟,因為我第一次創業在2013年的深圳,從開始到結束失敗得非常順利。
不幸中的萬幸是當時我根本沒想過借錢來續命,所以潦倒了半年,就找了個工作重新開始打工了。
這就是我的創業失敗心得: 無論你對堅持的方向有多篤定,最多花光手頭的錢,堅決不要借錢,不要負債。
創業者千萬別有“我只差20萬就可以……”的執念,你怎么知道你就差20萬,萬一是50萬呢?
沒有那20萬,所以你失敗是應該的,另一個創業者比你多20萬續命,他最后成功了,那也是應該的。
這就是你的命,你就該認,就這么簡單。
我認識不止一個負債累累的創業者,跟大家講,負債累累和賠光本錢,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感受。
負債就像在隧道里開車不知道啥時候是個頭,每天都在煎熬,要是某些負債來源還不太合法,債主上門,真的會逼死一個人。
賠光本錢就不一樣了。
經常創業失敗的朋友都知道,賠光本錢一夜回到解放前相比起創業時的苦苦支撐,進退兩難,反而是一種解脫。
有時候讓人痛苦的是你賦予自己的責任,要對家庭有交代,對員工有交代,還要對自己有交代。
交代到最后你會發現,生死有命富貴在天,放棄也是一種圓滿。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格總在人間 ,作者:格總(前華為銷售;前投資公司總監;《職場的邏輯》書作者;影響120萬人的職業規劃咨詢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