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和某個學員聊天,說他們公司,已經成了一個人人表演的舞臺。
參加一個會議,下面的人做好了方案,PPT 剛打開,結果老板進來第一句話就是:“這個方案先別討論了,我已經想好了方向,你們圍繞這個方向落地就行。”
全場沉默,沒人說話,沒人反駁。
換老板演示 PPT,全場都開始點頭,即使有任何問題,也沒人站起來提意見,因為“聽老板的話”,已經成了這家公司的第一生存法則。
他說那一刻才意識到:原來方案是不需要討論的,我們只需要“幫老板自證英明”。
我之前以為“爛公司”是流程亂、制度差、加班多,但聽他講了之后才知道,原來真正的爛公司,是 一邊腐爛,一邊自我神化。
在這種爛環境中,你要是說實話,就會被視為“不懂大局觀”;你要是稍微動點腦子,就會被評價為“情商不高”——最嚇人的是,所有人都知道這一切,但所有人都在裝。
這種爛環境,反對的是一切清醒的人和事。
剛畢業入職的時候,我也像很多人一樣,覺得“只要我夠努力,就能升職加薪”。
后來才發現,努力反而是最不重要的那一個因素。
他說隔壁部門有個運營,幫公司省了幾十萬廣告費,結果年底績效只得了一個 B。
原因是:雖然他省了錢,但更好的績效早就被老板的嫡系占完了。
老板口頭上感謝他的聰明,但真正到分蛋糕的時候,給的永遠都是自己人。因為在這個系統里, 最重要的不是結果,而是站隊和權力。
所以你無論再努力,拼命想要證明自己,最后得到的結論只能是:
你還沒有看清這場游戲的規則,但是看清之后,你確定自己要繼續玩下去嗎?
因為在爛公司里,最“成功”的那撥人,他們對所有假大空的 Slogan 都能倒背如流;匯報假數據的時候也能坦然自若,好像自己真的有做過測試;老板情緒失控的時候,他們就會立刻給到情緒價值......
你問他們累不累?他們會說:“習慣就好。”
因為他們早已放棄了抵抗,只保留了一個技能—— 察言觀色:
他們從不表達真實意見,只說“組織想聽的話”;他們也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打工人,因為苦力活都是其他人在干,而他們,更像是“偉大敘事的維護者”。
你覺得他們可悲,他們反而覺得你可笑——“你太年輕,還沒看透。”
而你痛苦,就是因為即使你在這種爛公司,還保留著對真實,對自我成長的一絲渴望。
但別忘了:在一個已經失真的系統里,堅持真實,本身就是一種反抗。
你以為只要做出成績,老板就會賞識你——錯,老板可能會贊揚你,但老板絕對不敢重用你,除非你“很聽話”,但聰明能干的人,誰又是能乖乖聽話的呢?
為什么很多人打工這件事,容易越打越難受——因為在任何一個公司,只要越往上升,你就越需要察言觀色。
到最后,你就會發現:這個系統獎勵的不是高效,而是順從;也不是什么創造力,而是和老板的配合度。
而你還企圖在這種環境中證明自己,當目標沒辦法完成的時候,甚至開始自我 PUA:“是不是我太敏感了?”“是不是我性格太直了?”“是不是我還不夠圓滑,不夠成熟?”
聽著,朋友們,不是你太差,而是環境太爛,爛到你都沒辦法做一個正常人。
那怎么辦?
你不應該去另一家“更不爛”的公司,而是從根本上換一種人生的活法。
從此斷掉“依賴任何外部組織”的敘事,不要再寄希望于別人的“認可”,不要再向別人證明你的價值,而是開始在市場中建立屬于自己的價值體系。
這就是我為什么選擇創業,做個人商業這條路的原因。
因為我終于意識到:在那些系統化的謊言面前,你唯一能真實做自己的機會,就是用自己的能力,服務真實的用戶,獲得真實的收入。
這不是所謂的“副業”,這是你人生的“主權”。
做個 IP,做一個產品,做一門知識服務,做一套咨詢系統——哪怕一開始只有十個用戶,那也可能成為讓你跳出“系統”的杠桿;
現在很多人一聽到說做 IP,感覺就很難,因為好像一提到這個詞,就一定要有大幾萬粉絲,還要有資深的技能,以及多年的行業影響力,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我更愿意把做 IP 這件事,叫賣“你自己的人生經驗”。
我有各種各樣有意思的學員,可能你都沒想到他們做的事,居然也能賺錢:
創業失敗徹夜難眠,學習了好幾年的身心靈療愈,現在用中醫的方法為別人治療失眠——我媽還成為了她的客戶;
自己以前被人欺負,被老板 PUA,現在研究了一套識別 NPD,反 PUA 的方法,教人如何變得更有攻擊性,維護表達邊界,活出自己的主體性...
你想要在線上賺錢,其實邏輯非常簡單,你之前用什么樣的方法,解決過什么樣的難題,把它產品化,再找到互聯網上那些“過去的自己”,用同樣的方法幫他們解決問題,然后收錢——難嗎?如果你完全沒做過,肯定絕對難,畢竟你也不能無師自通...
但如果你有我剛剛所說的經歷,真的用某些方法,解決過自己的一些難題,梳理出來之后,你的定位就有了——你后續需要做的,只是學一套個人商業的實操框架,落地即可。
當下這個時代,只有兩種人:一種人,在系統里被“格式化”,每天努力表演自己“適應得很好”;另一種人,選擇走出系統,用自己的方式寫劇本、演主角、收門票。
如果你想活得真實,活得自由,你只能選后者。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人生管理指南-RAY ,作者:R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