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錢案后新加坡“止血”,放寬監管搶富豪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 家辦新智點 (ID:foinsight) ,作者:foinsight,原文標題:《爭搶全球富豪,新加坡大幅壓縮家辦審批時間》,題圖來自:視覺中國
從馬斯克到比爾·蓋茨,越來越多的全球億萬富翁利用家族辦公室 (以下簡稱“家辦”) 來管理財富。調研顯示,全球超過8000個家辦管理著約3.1萬億美元的資產,家辦行業規模已可與對沖基金行業比肩。
從倫敦到迪拜,從中國香港到新加坡,各大金融中心都在競相推出激勵措施吸引超級富豪,力圖在蓬勃發展的家辦市場中分一杯羹。近日,新加坡進一步釋放利好消息,將大幅縮短家辦設立的等待時間,爭奪作為全球領先家辦中心的地位。
新加坡放棄追求“零風險”
近日,新加坡金融管理局 (MAS) 表示,目前在新加坡設立家辦的富裕人士將面臨最多3個月的稅收優惠等待期,較之前的12個月大幅縮短。
此外,金管局正與私人銀行業界緊密合作,研究如何進一步縮短客戶開戶的時間,吸引更多高凈值人士來新加坡投資。
這一變化是保持新加坡作為全球財富中心吸引力的舉措之一。此前,受一起巨額洗錢案的影響,新加坡開始“擰緊螺絲”,陸續出臺多項家辦新規,全面升級監管體系。其中,MAS已兩次提高家族辦公室稅收激勵計劃的資格條件,并加強了對家辦申請的審查,以確保申請的家辦具有真實且足夠的證據來證明享受稅收激勵是合理的。
“我相信這是新加坡在金融業中能展現出的一個優勢,使我們有別于其他金融中心。但要實現這一點,我們必須愿意承擔一定程度的風險。我們需要以‘按風險比例’ (risk proportionate) 的方式管理風險,而不是追求‘零風險’的做法。若新加坡過于‘怕輸’,就難以把握新機會?!苯誐AS副主席徐芳達公開表示。
2023年,新加坡當局查獲了與一起重大洗錢案相關的30億新元 (約合23億美元) 資產。但最讓新加坡當局感到尷尬的是,與洗錢團伙有關聯的六個家辦,不僅被用來管理非法資金,還獲得了稅收優惠。
一位新加坡家辦業內人士表示:“犯罪分子找到了銀行和家辦的薄弱環節。一旦資金進入,就開始蔓延,最終污染整個系統?!?/p>
近日,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對9家金融機構開出總額高達2745萬新元 (約合人民幣1.54億元) 的反洗錢罰單,創下新加坡史上罰單金額第二高紀錄,受罰機構涵蓋銀行、資本市場服務供應商及信托公司等多個金融領域。
家辦新智點獲悉,受處罰的機構包括瑞銀集團、花旗集團和大華銀行的新加坡分行等。新加坡金融管理局表示,已對所有涉案金融機構進行了監管審查。據報道,包括星展銀行在內的至少16家公司與這些被定罪者有業務往來。
談及此舉是否將造成超富家族將投資和家辦遷出新加坡,轉移到迪拜和阿布扎比等地,徐芳達回應稱,全球財富管理領域有足夠的增長空間,容許世界各地有多個財富管理中心,發揮各自的優勢。
新加坡爭奪全球家辦中心
當前,家辦是金融領域增長最快的領域之一?!凹肄k”通常被理解為一家為富裕個人或家族提供投資和其他服務的私人公司。
家辦管理的資金總額巨大,且在不斷增長。據德勤估計,到2024年,全球單一家辦將超過8000個,管理著3.1萬億美元的資產。到2030年,預計這一數量將增至近11000個,管理著5.4萬億美元的資產。
過去十年,亞洲超高凈值 (UHNW) 個人和家族的迅速崛起,引發了對結構化財富管理解決方案 (尤其是家辦) 的需求激增。自2018年以來,新加坡一直致力于提升其作為家辦中心的地位。
家辦新智點獲悉,截至2024年底,新加坡擁有2,000多個單一家族辦公室。與2023年底的1,400家相比,這一數字同比增長了42.9%,而2023年相比2022年底的1,100個增長了27%,增幅逐年攀升。
得益于優惠的稅收制度、穩定的政治環境以及其作為區域投資基地的地位,新加坡受益于亞洲財富的強勁流入。據《海峽時報》報道,目前近60%的亞洲家辦都設在新加坡。
據悉,谷歌聯合創始人謝爾蓋·布林、印度億萬富翁實業家穆克什·安巴尼、美國對沖基金投資人瑞·達利歐等超級富豪,相繼在新加坡設立了家辦。
盡管近年來新加坡一直是亞洲首屈一指的家辦中心,但不斷變化的監管方式也給新加坡在吸引更多海外超級富豪方面的競爭力帶來了挑戰。
全球家辦中心競爭激烈
歷史上最大規模的財富代際轉移——即所謂的“財富大轉移 (The Great Wealth Transfer) ”正在進行中。
美林證券研究估計,到2045年,將有84萬億美元易手,嬰兒潮一代將財富傳給X世代、千禧一代甚至更年輕的一代。這場驚人的資本流動將在未來數十年重塑財富管理。
家辦新智點認為,對于當前的財富所有者來說,家辦可能是向下一代傳承財富的最佳工具。相比其他金融機構,家辦能夠提供一個集中式結構來持有和管理家族資產,確保無縫協調財務、法律和戰略要素。目前,家辦在亞洲已不再是一個新興概念,已成為超高凈值家族財富規劃工具包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隨著全球金融中心競相吸引超級富豪,家辦正被用作一種“誘惑手段”。除新加坡外,瑞士、香港、迪拜等地競相推出稅收優惠計劃,積極爭奪家辦市場份額。
金融中心之間爭奪地區霸主地位的斗爭并不新鮮。在亞洲財富管理領域,新加坡和香港長期以來一直是主角。為角逐亞太家辦金融中心,“新港之爭”愈演愈烈。
近年來,港府銳意提升香港作為家辦樞紐的國際地位,加速“搶人搶錢”,通過《有關香港發展家辦業務的政策宣言》推出八項措施,包括有利的利潤和薪俸稅制度、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使資產更容易轉移到香港,以及在投資推廣署內成立FamilyOfficeHK專門團隊等利好措施,鞏固香港在全球財富版圖上的地位。
對比新加坡而言,目前香港設立單一家辦所需的流程速度快、清晰度高,成為許多超級富豪設立家辦的熱門之地。
根據德勤于2024年初發布的報告顯示,香港擁有超過2,700家家辦,其中超過30%管理的資產價值超過1億美元 (7.8億港元) 。此外,2025年香港投資推廣署目標吸引200家家辦落戶,截至2月已完成160家,家辦主要來自內地、東南亞及歐美市場。
作為全球金融中心,香港歷史悠久,久經考驗。憑借其在中國內地與全球市場之間的“超級聯系人”角色、以及強大的基礎設施以及豐富的立法與合規經驗,香港為金融穩定提供了堅實的保障。
對比新加坡的審慎的態度,當前香港以開放的姿態迎接全球的“老錢”和“新錢”。隨著越來越多的資產所有者和投資者涌入香港,香港有望在不久的將來擁有3000個單一家辦。
值得關注的是,香港和新加坡家辦之爭并非零和游戲。根據2024年《大中華區家辦現狀調研報告》,針對家辦選址問題,約29%的受訪者表示單一家辦在多個地區設立了辦事處。
阿聯酋曾以石油財富聞名,如今正迅速崛起成為現代家辦的全球中心。由于稅收制度優惠、犯罪率低以及地處多個大陸和市區交界處的便利地理位置,阿聯酋對超級富豪及其投資公司的吸引力不斷增強。
隨著迪拜國際金融中心 (DIFC) 和阿布扎比國際金融中心 (ADGM) 等金融自由區的興起,越來越多的高凈值人士在迪拜設立單一家辦,充分利用阿聯酋強大的監管框架、高效的稅收效率和全球互聯互通。這標志著一場變革性的轉變,使阿聯酋不僅成為資本聚集地,更成為全球財富戰略的指揮中心。
此外,2024年,迪拜國際金融中心 (DIFC) 推出了全球首個此類家族財富中心——這一大膽舉措旨在深化其全球家族財富生態系統,支持繼任規劃,并幫助家族企業為未來的長期增長做好保障。這一舉措引起了廣泛關注,迪拜持續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頂尖企業、家辦和信托服務人才,進一步鞏固了其作為未來財富中心的地位。
2024年11月,迪拜國際金融中心管理局首席執行官阿里夫·阿米里 (Arif Amiri) 表示,迪拜國際金融中心擁有超過120個家族和800個與家族相關的結構和實體,他們管理著超過1.2萬億美元的資產。
當前,財富架構決策不僅僅關乎稅收,更注重可預測性、控制力和長期韌性。在這種新環境下,迪拜提供了越來越具吸引力的組合:有利的監管立場、強大的生活方式吸引力、隱私和安全以及司法管轄權的靈活性。
此輪迪拜家辦激增正吸引老牌瑞士家辦 (部分管理資產超數十億美元) 遷址迪拜。原因在于,瑞士監管負擔加重、保密性減弱及潛在稅收波動 (含擬議的50%遺產稅) ,正動搖其作為家辦樞紐的穩定基石——而海外增長機遇進一步威脅瑞士作為金融中心的地位。
傳統上忠于倫敦的英國家辦,因擔憂英國對財富持有者的長期吸引力衰減,已開始探索落地迪拜。其中,英國非定居稅務制度的終結及財政政策不確定性的增加是關鍵推動因素。
一些業內高管認為,阿聯酋的吸引力將持續存在,許多公司將在迪拜和阿布扎比開設辦事處,理由是阿聯酋正在努力消除障礙,并正在成為東西方的中立盟友。
在家辦新智點看來,從香港的摩天大樓到新加坡的金融區,再到迪拜崛起的財富中心,家辦設立地點的選擇最終取決于家族的戰略目標、商業和投資興趣以及生活方式偏好。對于亞洲的超高凈值家庭來說,選擇合適的司法管轄區是一項至關重要的決定,需要仔細考慮短期和長期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