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8發布全新App,向AI要“人效” | 速途網
速途網7月30日消息(報道:李楠)今日,阿里巴巴集團旗下源頭廠貨拿貨平臺1688在杭州舉辦浙江省“平臺+產業”AI對接會。
大會以“AI驅動產業數智躍遷”為主題,由浙江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指導,杭州高新區(濱江)管委會、政府和杭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聯合主辦。
浙江省市場監督管理局聯合1688開展“平臺+產業”人工智能對接活動,共同啟動“AI產業加速器計劃”,通過“政府搭橋、平臺賦能、行業聚力”,讓中小企業能搶抓人工智能機遇,加快企業數智轉型,努力開辟未來發展的新賽道。
會上,1688發布多項AI新品和升級舉措:推出“1688AI版”App,上線免費企業查詢工具“88查”,并對現有“阿里巴巴1688”App進行全面AI化升級。
此次升級后,AI能力將同步覆蓋移動端與PC端,未來將結合不同終端和用戶群體的交互特性持續迭代,助力買家高效選品、精準找廠、簡單做生意。
據悉,“1688AI版”App正陸續在各大手機應用商店上線,面向采購買家全面開放。
新App聚焦創業與拿貨場景,集成AI搜索、AI選品、AI創款、AI圖搜、AI查企等五大核心功能,覆蓋從商機發現、智能推薦與組貨、產品設計和創新等生意全鏈路需求。
一位體驗用戶評價:“AI正成為我的‘生意新搭子”——它像老行家一樣幫我抓商機,像買手一樣推薦新品,還能當開款師一起搞原創。
“88查”目前已上線PC端,并接入支付寶、微信小程序,同時深度集成于1688App,支持用戶跨平臺免費使用。該工具支持自然語言交互,用戶只需輸入簡單描述,即可快速查詢工廠的資質認證、生產實力與核心能力,另外還集成深度研究能力,快速生成行業和企業研究報告,助力生意決策更高效、更可信。
1688的這一系列舉措,是“AI to B”模式在產業一線的深度實踐:讓AI真正服務于小B買家與源頭商家的日常生意。在這里,AI不是遙遠的技術概念,而是可感可用的工具——你能的,AI讓你更能;你不能的,AI讓你也能。
全面升級面向商家的AI數字員工,并將推出全新的AI版商家會員產品
1688面向商家推出的免費“AI數字員工”也迎來全面升級。
本次升級后,為商家提供四位擬人化角色:生意店長、商品專員、客戶專員和推廣專員,構建起一支覆蓋電商運營全鏈路的智能化“虛擬團隊”。
此前,AI數字員工主要聚焦“幫店鋪做事”,承擔商品發布、信息優化、營銷活動設置等基礎運營工作,提升店鋪運轉效率。此次升級后,AI數字員工的角色從“執行層”走向“決策層”,核心價值由“提效”轉向“賺錢”——通過主動分析市場趨勢、制定經營策略,真正為商家創造可衡量的商業價值,實現向AI要“人效”。
全新的AI數字員工深度融合大模型能力與真實經營場景,具備20余項經營技能,可協助商家完成從生意診斷、策略規劃到執行落地的全流程支持。無論是選品建議、定價策略,還是客戶響應、流量運營,AI都能提供智能化、個性化方案,助力商家實現更簡單、更智能、更具確定性的生意增長。
未來,1688將持續優化平臺生態,聚焦真實供給與優質商家成長。平臺將清退無貨源店鋪,強化“貨真源實”的供給底座;重點扶持具備一手貨源的組貨商及擁有開款能力的源頭工廠,助力其通過AI能力提升產品創新與運營效率;同時,將推出全新的AI版商家會員產品,為優質商家提供更深層次的智能服務與精準流量支持,構建“好貨有好報”的正向循環,走出價格內卷。
目前,1688已基于通義千問與DeepSeek的技術能力,為商家提供專屬的“生意大模型”。商家可通過AI服務,直接觸達過去不愿服務、難以服務、無法服務的C類買家——那些對款式新、訂單小、響應快有高要求的輕創業和搞副業人群。
AI正在幫助工廠把過去“不愿接、接不了”的小單,變成“接得住、做得快、賺得到”的穩定生意。在這一過程中,B端與C端、內貿與外貿、線上與線下、國內與海外的生意邊界,正被逐步打破。
AI產品全免費、更懂B類生意、效果可衡量
在全面升級買賣雙方AI能力的基礎上,1688進一步向產業縱深邁進,正式推出全新業務品牌“1688源選”,搶抓AI時代機遇,深入產業帶一線,與源頭工廠協同共創,面向年輕消費者開發更具創新力、設計感與實用價值的新一代消費品。
該計劃首階段將聚焦大健康、出行、居家三大高頻消費場景,依托AI技術在趨勢洞察、產品定義與設計輔助等方面的能力,攜手優質工廠共同打造100個“超級單品”,推動源頭制造從“代工生產”向“品牌共創”躍遷。
1688對AI的探索始于兩年半前。2024年啟動了70多個AI項目,后經戰略聚焦,精簡至10個核心方向,并組建AI戰略推進組,推動組織年輕化、AI實戰化。管理層人人帶AI項目,對不擁抱AI的關鍵崗位人員堅決調整。
目前1688的AI具備三大特點:產品全免費、更懂B類生意、效果可衡量。
據了解,1688內部已明確提出“向AI要人效”的目標。目前,AI作為智能體的“人效”指標已實現可衡量、可量化。數據顯示,過去一年,AI技術推動平臺轉化率、復購率等關鍵指標提升20%至30%;預計2025年,這一增幅將達到50%至100%。
如今,廣交會、義烏、1688平臺正成為產業帶“All in AI”的三大標桿:AI成為廣交會展點,義烏商家用DeepSeek本地部署貨通全球,1688全年AI調用達8500萬次,覆蓋商品、圖文、視頻生成。
作為擁有超1億年度活躍買家、超100萬家源頭廠商的B2B第一平臺,1688的全面AI化,標志著“AI to B”商業范式正加速成型,AI成為B類商業增長的新引擎。
AI正全面簡化B2B領域的進貨與銷售環節。它不僅在放大個人與工廠的能力,“輕創業”“搞副業”也因此成為新趨勢。這一趨勢,為年輕人提供了打破職場內卷的另一種可能:他們的出路不再局限于送外賣、開網約車,借助AI與柔性數字供應鏈,每個人都可以成為自己的老板。
更重要的是,柔性數字供應鏈正因“AI+”而變得更敏捷,讓“輕創業”“搞副業”的門檻顯著降低。AI不僅放大個體能力,也在重塑未來的組織形態:“一人多能”“一人多崗”“一人公司”,正在從例外走向常態。
正如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智能產業研究院(AIR)院長張亞勤所說,大模型的應用演進路徑,將延續互聯網與移動互聯網的發展規律:先從消費端(To C)興起,再向產業端(To B)滲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