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國務院發布“人工智能+”行動意見,法大大助力企業精準卡位新風口!
2025年8月26日,國務院發布《關于深入實施“人工智能+”行動的意見》 (以下簡稱“意見”),明確提出推動人工智能與 經濟 社會各行業各領域廣泛深度融合,加快形成人機協同、跨界融合、共創分享的智能經濟和智能社會新形態,共建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體系,深化與國際組織、專業機構等交流合作等發展目標。這一重大戰略部署,不僅體現了國家層面對人工智能技術的高度重視,也再次為企業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化升級注入強勁動力。
意見提到:
到2027年, 率先實現人工智能與6大重點領域廣泛深度融合,新一代智能終端、智能體等應用普及率超70%; 到2030年, 我國人工智能全面賦能高質量發展,新一代智能終端、智能體等應用普及率超90%; 到2035年, 我國全面步入智能經濟和智能社會發展新階段,為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提供有力支撐。
這意味著人工智能正式從技術探索階段進入大規模應用和價值創造階段。它不再是未來的概念,而是正在發生的現實,并且即將深刻影響各行各業和我們每個人的日常生活。
對于企業和個人來說,理解這一政策導向,積極擁抱人工智能技術,提升數字素養和技能,將有助于在智能經濟時代抓住機遇,實現更好的發展。
前瞻布局
作為國內領先的電子簽名產品與解決方案提供商, 法大大早在2019年便敏銳洞察到人工智能技術與電子簽約深度融合的廣闊前景,在業內率先成立AI實驗室, 探索如何將自然語言處理、機器學習等AI能力應用于電子合同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技術突破
經過三年沉淀,法大大在2022年重磅推出了“合同智能審查系統”,通過人工智能技術突破合同審查效率瓶頸。
彼時,法大大聯合創始人兼首席法務官梅臻表示:“法大大此次新品發布,旨在進一步探索實現法律人與AI技術的演進共生,助推人工智能的紅利普及到更多企業法務日常工作中,結合法大大多年對合同業務的認知以及方法論,通過‘人機協同’的模式,滿足企業從電子合同到智能合同的升級需求,最終助力合同業務在企業整個經營體系中做出更積極的貢獻。”?
創新不止
今年,帶著在電子簽領域十余年的積累,法大大全新發布基于自研法律大模型構建的“iTerms Pro法務AI智能體”。 iTerms Pro是一款為法務群體實實在在地“真干活”,實現人機共生之下的效率裂變,而非替代法務的法律 科技 產品,擁有“合同智擬、合同智審、履約智控、知識智理、法規智搜、咨詢智答、糾紛智策”7大核心能力,可以快速激活合規“智”驅力。
關于這款產品,法大大創始人兼CEO黃翔直言:“技術落地只是啟程的手段,法律領域真正“誘人的果實”仍然在于實現“人的價值”,因為科技的本質是以人為本。在追求效率的同時,法大大也始終關注技術應用的倫理準則能否堅守法律精神、人機協同的工作流程如何保留專業判斷、局部的創新實踐如何轉化為普適性解決方案等問題,從而讓人的價值最大化。”
全球視野
不僅如此,法大大近期全新推出的“Nota Sign全球簽平臺”,更是法大大在“人工智能+”實踐中的最新成果。 Nota Sign不僅搭建了全球分布式數據中心架構,適配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法律法規及數據合規要求,可為用戶提供多級別電子簽名能力,同時還具備文檔智能起草、協同編輯及審核等AI能力,能有效助力出海企業破解跨境文件簽署的效率與法律瓶頸。
對此,法大大副總裁李琳表示“Nota Sign全球簽平臺的AI能力不僅能審查識別合同關鍵條款、發現潛在風險,還能在多語言、多版本合同中提供智能比對與建議,幫助企業快速做出判斷、規避合規偏差。同時,系統還能通過提取合同中的關鍵信息形成結構化的合同臺賬數據,并自動提醒關鍵履約節點,全面提升簽約全周期的透明度與可控性。”
法大大這些AI能力的落地,不僅是技術創新的體現,更是對國務院“人工智能+”行動的超前響應和深度實踐。通過AI技術與電子簽約場景的深度融合,法大大真正實現了“為客戶提供值得信賴的電子簽及法律AI產品和服務”的理念。
站在“人工智能+”行動的新起點上,法大大將繼續加大AI研發投入,進一步拓展人工智能在電子簽領域的應用邊界,助力更多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化升級,為推動“人工智能+”行動貢獻更多行業實踐和創新力量,與各方攜手共創智能經濟新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