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計算年增34.4%,算力廠商迎來擴量增利窗口
近日,信通院發布云計算藍皮書,認為消費級AI應用激活全球云計算市場,我國云計算產業韌性顯著。2024年,全球云計算市場規模為6929億美元,同比增長20.2%,未來幾年,人工智能向全社會的深度滲透將為云計算產業帶來持續需求,預計到2030年全球云計算市場規模將接近2萬億美元。2024年,我國云計算市場規模達8288億元,同比增長34.4%,保持較高增速,以云為基座的數智市場格局已經形成。量子計算、 區塊鏈 、人工智能與云計算的融合革新,帶來云計算的邊界進一步擴展,預計到2030年我國云計算市場規模將突破3萬億元。
隨著云基礎設施加速增長,算力產業深度受益。聯想集團作為全球領先的算力提供商,將云計算列為其“端-邊-云-網”新IT技術架構的核心組成,在不斷增長的市場中持續獲益。
混合云部署成為主流
近年來,隨著以生成式AI為代表的AI技術迅猛發展,推動“人工智能+”消費級應用拉開發展序幕,普惠易用、一體化調度的智能計算能力促使云計算煥發新質,加速推進全球云戰略布局與產業智能化發展。
為了構建靈活高效的AI支持環境,跨云框架快速發展,并帶動了云計算應用場景的不斷豐富和擴展。消費級AI應用激活全球云計算市場,我國云計算產業韌性顯著。Gartner預測,到2029年,超過50%的企業將使用行業云平臺來加速業務舉措。
云計算驅動AI服務范式創新,激發人工智能時代新質生產力。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革新,人工智能開始走入千行百業,從工作場景走入生活場景,社會對算力的普惠化、場景化、生態化需求愈發凸顯。針對人工智能時代的新需求,云計算服務模式正在加速向人工智能+轉化,呈現出AIIaaS、AIPaaS、MaaS、AISaaS、AIMSP等全產業鏈進化趨勢,協同推進AI技術從基礎設施到 商業 價值的全鏈路轉化,形成人工智能時代的新質生產力范式。
根據Canalys的統計,2025年第一季度,中國大陸在云基礎設施服務上的支出達到116億美元,同比增長16%。AI相關需求已成為推動企業向云端遷移的主要動力。為把握這一增長機遇,云廠商正積極加大對AI基礎設施和模型研發的 投資 。為彌合AI大模型能力與實際業務需求之間的差距,廠商正采取多種戰略路徑,包括開源AI模型、拓展合作伙伴生態、推出AI智能體開發平臺等。
聯想集團以“硬”核功力立足云時代
隨著云計算市場規模的不斷擴大,行業對強大的計算基礎設施的需求也將越來越迫切。 聯想集團作為全球領先的算力基礎設施和服務提供商,在算力業務上有著競爭優勢。
聯想集團的萬全異構智算平臺可助力客戶自動完成AI計算并發布模型或發布推理服務,目前已經在科研教育、 金融 、云計算等領域落地應用。在AI算力競爭的下半場,效率顯得尤為重要。近日,在萬全異構智算平臺原有產品特性基礎上,聯想推出多項創新技術提升效率,例如通過MLA、投機推理、分布式并行、混合精度量化“四小利器”進行算法優化;還有,“AI訓推慢節點故障預測與自愈”創新技術利用AI實時監測節點狀態,實現秒級故障檢測與自動恢復,確保長時間訓練任務穩定執行,避免意外中斷。
另據市場分析,服務器是聯想集團算力基礎設施布局的核心,近年來該業務通過深厚的技術積累和豐富的布局優勢,實現了強勁增長。通過持續創新,聯想推出新一代ThinkSystem V4服務器和ThinkEdge SE100入門級AI推理服務器,提供多樣化的解決方案,進一步提升了其在AI服務器市場的競爭力。
當前,算力設施能耗問題日益突出,發展綠色算力已是行業必選項。聯想集團的算力基礎設施的優勢還在于其綠色低碳的發展特征。具體來說,聯想推出的多款綠色算力產品,既能降低客戶運營成本,又能為AI訓練和數據處理提供強有力的算力支持。例如,其萬全異構智算平臺通過液冷技術與智能算力調度,為企業提供綠色高效的AI訓練與推理能力,成為金融、制造等行業客戶的首選。
作為全球AI基礎設施和服務器供應商的聯想集團,得益于其對混合 AI 基礎設施的持續投入,憑借其在硬件架構創新和軟件協同優化方面的優勢,算力業務在財報中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大。近期發布的財報顯示,聯想集團ISG營收實現63%的超高速增長,并連續第二個季度實現盈利;全年AI服務器業務高速增長,海神液冷解決方案收入同比大增68%。
國信證券認為AI基礎設施建設仍是需求確定性高增長的投資主線,建議持續關注聯想集團等企業。太平洋證券發布研報稱AI應用的發展也會促進基礎設施的發展,重點推薦聯想集團等企業。
隨著AI技術廣泛應用,云市場不斷放量增長,云計算在提升AI算力、算效等方面的價值潛力也將不斷釋放,作為底層支持的云基礎設施的重要性也將日益凸顯。聯想集團作為領先的算力基礎設施提供商,憑借智算底座承接技術紅利,賦能行業發展,正在深度受益于云市場的需求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