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聲音藝術開啟奇妙旅程,東芝電視73年聲學沉淀刷新音質標桿
當你沉浸在電影的震撼音效中,或是聆聽音樂會的細膩樂章時,是否思考過這背后需要怎樣的技術沉淀?東芝電視以73年的聲學積累,用一場別開生面的展覽給出了答案。2025年8月24日至11月9日,東芝電視與北京聲音藝術博物館共同打造國內首個《顯聲·視聽拓樸》影像聲音藝術展。北京聲音藝術博物館長期以學科策展、聲音采集與可視化研究為核心,為聲音建立起可視的檔案,見證聲音表達與技術邊界的不斷突破。在這里,每一位參觀者都能踏上聲音敘事的奇妙旅程,親身感受東芝電視聲學基因的深厚底蘊。
“ 長期主義 ” 的技術基因,讓藝術更可感
當73年的聲學積累轉化為可感知、可觸碰的沉浸體驗時,本次展覽本質上是在用“看得見的技術史”,構建“聽得到的感受”。A展區為藝術家聲音體驗區,四個體驗空間串聯起電子低頻、自然聲、人聲與空間聲場等多元聲學元素。B展區為東芝電視技術體驗區,以東芝大芝士100 Z700QF為展示媒介,懸掛展示電視隱藏發聲組件并配合研發影像說明,揭示東芝行業首發的火箭炮SOUND音質技術平臺。
從開創到引領,以匠心雕琢純粹原音
回溯至1952年,東芝電視推出日本首臺黑白電視機起,技術創新的種子由此埋下。從最初的硬件突破到如今的體驗革新,東芝電視始終作為音畫技術革新的引領者,73年的沉淀不僅是參數的迭代,更是一段關于“如何讓聲音觸動人心”的進化史。
東芝電視的音質之路,大致分為四個時代:第一代“開創紀元”,以獨立圓柱形設計的“火箭炮音響”顛覆電視聲效認知,宣告電視音質進入澎湃震撼的“火箭炮時代”;第二代“沉浸升級”,創新升級火箭炮多聲道系統,賦予電視整體環繞聲場與立體音效,顯著提升家庭影音的臨場感與沉浸體驗;第三代“算法躍升”,2021年發布行業首顆獨立音質芯片BR,使得聲音細節與立體感實現質的飛躍;第四代“平臺引領”,2025年東芝電視以更強大的BRα芯片打造出火箭炮SOUND音質平臺,把軟硬件協同與全景聲體驗帶到客廳,讓每一位東芝電視的觀眾,在不同場景下都能感受到聲場的縱深層次。
觀影時,畫面配合環境音環繞入席、層次可辨;在 游戲 中,槍聲即現即到,連敵人腳步的走向也一聽便知;在享受音樂時,人聲線條與器樂層次清晰,感受如同歌劇院般音效環繞質感……東芝大芝士Z700QF,再次將家庭視聽沉浸感推向極致新境。
從展廳走向客廳,東芝電視不斷刷新音質標桿
憑借73年聲學基因與長期技術積淀,東芝電視為聲音影像藝術注入超越現實的表現力,并且把藝術級的聲學能力從展覽現場延伸到每一間客廳。從精密揚聲器設計、空間聲場優化到先進音頻處理算法,東芝電視用技術與匠心,為行業樹立了“音畫雙絕” 的新標準。面向未來,東芝電視將以持續的技術鉆研與創新,不斷刷新音質標桿,引領電視聲學范式升級,只為讓用戶在家中也能暢享如臨現場的真實聲像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