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源鴻蒙城市技術沙龍深圳站暨AI Model SIG 線下分享會成功舉辦
8月9日,“開源鴻蒙城市技術沙龍·深圳站”暨“AI Model SIG線下分享會”(以下簡稱“活動”)在深圳成功舉辦。本次活動聚焦AI技術與開源鴻蒙的融合實踐,匯聚了來自開源鴻蒙社區、開鴻智谷、視美泰、佳都 科技 、瑞莎等多位技術專家,圍繞芯片平臺適配、AI框架移植、模型推理部署等維度,分享了開源鴻蒙AI Model SIG的最新進展與實踐成果,為現場嘉賓帶來了一場干貨滿滿的深度技術交流盛宴。
活動現場,開源鴻蒙AI Model SIG顧問、開鴻智谷副總裁李傳釗在致辭中表示,AI Model SIG的成立旨在匯聚產學研力量,激發鴻蒙生態中的AI創新活力。目前SIG已構建覆蓋“算力驅動-模型部署-應用開發-MCP支持”的全棧技術框架,并在智能交通、工業質檢、智慧家居等領域實現場景化落地。誠邀全球開發者與技術愛好者加入共建,共拓“開源鴻蒙+AI”的萬物智聯新圖景。
開源鴻蒙AI Model SIG顧問、開鴻智谷副總裁李傳釗致辭
開源鴻蒙AI Model SIG組長、開鴻智谷芯片平臺開發部總監候鵬飛介紹了SIG當前的進展與下一步計劃,包括AI Model SIG的架構、未來發展規劃以及面向行業場景的AI組件共建方向等。他呼吁更多伙伴加入AI Model SIG,推動開源鴻蒙AI能力的共建。
開源鴻蒙AI Model SIG組長、開鴻智谷芯片平臺開發部總監候鵬飛分享議題
瑞莎計算機嵌入式AI開發工程師張子烽重點介紹了瑞莎星睿O6平臺的核心硬件特性,并系統講解了在OpenHarmony上通過NPU實現AI模型部署的完整流程以及如何借助KleidiAI工具鏈對大語言模型推理進行加速,為大模型在開源鴻蒙上的高效運行提供了實踐路徑與技術參考。
瑞莎計算機嵌入式AI開發工程師張子烽分享議題
視美泰嵌入式軟件開發工程師洪金鋒介紹了視美泰基于RK3588平臺、結合OpenHarmony打造的端側人臉識別應用開發全流程。該方案依托瑞芯微的RKNN推理框架,整合YOLOv5與FaceNet兩種模型,實現了從人臉檢測、特征提取到比對識別的完整能力鏈條。此外,他還介紹了該人臉識別應用在OpenHarmony上的NAPI接口設計,以及代碼倉庫的開放地址,便于開發者快速接入與二次開發。
視美泰嵌入式軟件開發工程師洪金鋒分享議題
佳都科技算法專家吳志偉圍繞佳都知行多模態大模型展開分享,重點介紹了其在交通治理、無人機巡檢等復雜場景下的應用能力,尤其是在目標指代檢測等具象化需求中的AI處理突破。同時,他詳細展示了團隊在OpenHarmony平臺上,完成MNN推理框架的適配實踐與封裝,并成功打包為Har組件,在RK3588等平臺上實現端側大模型推理,兼顧推理速度與能效比。
佳都科技算法專家吳志偉分享議題
開鴻智谷高級開源鴻蒙系統工程師林勇威則分享在開源鴻蒙上實現端側大模型部署的完整路徑,其核心理念是借助圖形接口Vulkan的計算著色器(Compute Shader)能力,在終端設備上高效運行大模型。他分別介紹了AMD驅動的內核態、Vulkan用戶態和SDK以及llama.cpp推理框架在開源鴻蒙的移植過程。通過llama.cpp推理框架,Deepseek大模型在開源鴻蒙上順利運行,在AMD 7900 XTX顯卡上推理速度達到24 token/s,驗證了端側部署LLM的可行性。
開鴻智谷高級開源鴻蒙系統工程師林勇威分享議題
在圓桌交流環節,與會嘉賓圍繞“基于開源鴻蒙的AI創新場景”展開交流,深入探討了AI技術在操作系統的演進趨勢、多模態大模型與開源鴻蒙融合的技術挑戰、多端異構平臺的兼容適配,以及“開源鴻蒙+AI”在智能家居、智能穿戴、工業互聯等領域的應用前景等,為開源鴻蒙AI能力的場景化落地指明了方向。?
本次活動不僅展示了AI與OpenHarmony深度融合的可行性與實踐路徑,也進一步驗證了社區SIG機制在推動技術共建中的高效能。無論是芯片平臺的深度適配、模型框架的遷移封裝,還是應用場景的不斷豐富,開源鴻蒙端側AI的落地路徑正逐步清晰。未來,AI Model SIG將持續聚焦多模態模型適配、邊端協同能力構建、端側算力調度等關鍵議題,聯合更多開發者與伙伴,打造更加完備的開源鴻蒙AI能力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