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望股份李國平:希望有更多企業在數博會的花園里創新、孕育、成長和壯大
7月24日,在由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簡稱數博會)執委會主辦的“直通數博(北京)專場”活動上,百望股份數字經濟與金融科技研究院(以下簡稱百望股份)院長、副總裁李國平分享了企業在數據要素價值挖掘與數智化創新領域的實踐成果。
李國平介紹,作為服務千行百業的數字經濟服務商,百望股份十年間服務超2800萬家大中小微企業,覆蓋餐飲、制造、金融等眾多行業,積累206億份交易憑證,沉淀了覆蓋企業“衣食住行”全場景的電子發票數據。這些高價值、小顆粒度的交易級數據,不僅記錄著企業水電耗材、原材料采購等成本項,更藏著客單價、供應鏈關系、經營健康度等核心信息。
“表面看,百望股份服務的是發票和財稅管理,但更深層的價值在于,一張張發票背后,沉淀的是企業詳盡的經營畫像。”李國平表示,通過數據挖掘、知識圖譜等技術深加工,這些數據能為金融風控、產業決策提供可靠依據。例如,基于發票數據還原的企業經營軌跡,可幫助銀行精準評估小微信用,破解普惠金融信息壁壘。
從數據到智能的躍遷,是百望的核心探索。李國平介紹,在人工智能“算法、算力、數據”鐵三角中,百望以垂直領域交易大數據為根基,構建“百望大腦”及多智能體協同平臺(MCP),實現從“人機交互”到“智能體自主協作”的跨越。這一能力在服務國家金融“五篇大文章”中成效顯著:普惠金融領域,為5000萬家中小微企業構建畫像,支撐2024年普惠小微貸款余額達29.4萬億;科技金融領域,繪制新基建產業鏈圖譜,服務21.5萬家創新型中小企業;綠色金融領域,動態還原企業碳排放,服務近10萬家綠色企業,支撐綠色信貸余額22萬億元;養老金融領域,賦能34.45萬家養老企業,優化保險理賠效率;數字金融領域,為微信生態及網商銀行等機構提供全鏈路數字化方案。
“在未來,客戶經理和金融潛在客戶之間的交互,可能都會被智能體驅動。”李國平談到,在數字經濟加速滲透的當下,數據已成為驅動產業變革的核心要素,而基于海量交易數據構建的智能體,正成為重構數字生產力的關鍵力量。
“希望在數據土壤上,在數博會的花園里,能有更多的企業創新、孕育、成長和壯大。”作為數博會的“老朋友”,李國平希望大家多關注數博會,和數商圈創新合作伙伴多做交流、多做創新,真正激活數據要素價值,推動數商生態繁榮發展。
責任編輯:張薇